“所有伟大和不朽的生命,都是在这个季节孕育、诞生的,在青春里燃烧的火种,将照亮我们的一生!”
——黑玛亚
青春的气息在这里洋溢,青春的热情在这里凝聚——5月4日,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黑玛亚花园里迎来了许多不同年龄段的“年轻朋友”们……大家相聚在第87期的maia's天堂电影院里,一起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五四青年节,一起来感受和探讨一个深刻的主题——“青春可以很伟大”……
“青春是一个多么动人的词汇……”主持人玉婷热情地欢迎大家的到来,并引领出关于青春的深入思考:“青春究竟是什么?有人说,青春是春天、是朝日;有人说,青春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也有人说,青春就要为自己的梦想去闯;还有人说,青春是一本很贵重的书,但是它非常的仓促,还没有好好细看就已经翻过去了……而我印象最深的是哲学家罗素所阐述的青春——‘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那么,什么样的青春才是伟大的青春?我们要怎样度过我们的人生,才可以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些问题,就让我们在今天的这部电影中去寻找答案吧……”
本期活动上映的正是一部青春片——《希望与反抗》,讲述的是绍尔兄妹的故事——在德国人心中,他们一直都是“普通人良知的象征”;在五四青年节这一天,maia's以纪念版的T恤和书袋向这对兄妹致敬,向不朽的青春致敬……
主持人玉婷为大家详细介绍这部影片的相关情况:“这部德国电影又译为《苏菲·绍尔的最后时光》,它是以苏菲·绍尔为主线,讲述了绍尔兄妹因为从事反抗希特勒的活动而被捕并遭杀害的那段经历。影片中特意显示出日期,从他们在慕尼黑大学发放传单,到被发现、逮捕、受审,直至被宣判、行刑,在那短短的5天里,我们会看到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光,展现出了怎样深刻的生命内涵……我们特别注意到,1968年出生的导演马克·罗特蒙德,在谈及自己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时说的话:‘当年,包括我祖父母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德国人,面对纳粹的暴行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我希望对这种现象进行剖析……’是啊,在众人沉默的黑暗时刻,为什么像苏菲·绍尔这样的普通女孩可以站出来,为正义发声、为自由发声?”
这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在观影的过程中,随着故事的一步步推进,人们的心始终跟着主人公的命运一同起伏,有很多情节都让人潸然泪下……影片放映一结束,许多来宾都动情地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一位经朋友介绍第一次来看电影的女士,谈到自己最大的感动:“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在面对许多不好的事情、丑恶的现象时,很多人的选择其实就是沉默,有一种无声的默许。这样的时候,其实人的内心是不自由的。在影片我们看到,就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为了良知、为了正义不再沉默,可以挺身而出!这样的人多了,我们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才会有希望……”
大部分来宾都谈到了,影片中最让人动容的一幕,就是苏菲与父母告别的情景。有几位母亲都表示,“这对兄妹之所以能有这样的举动,是跟他们父母的教育分不开的”;她们还谈到了作为父母的责任和培养儿女的方向……一位母亲谈到了自己的责任:“我的孩子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的这个阶段。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告诉孩子的,是要怎样做正确的事情,要做怎样的一个人。在现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需要追求的是,每天都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要能够给社会做出贡献……”另一位母亲的分享,带来了一种美好的格局:“在这个和平年代里,物质上已经很丰富了,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里面有一种信念。这不仅关乎一个人的成就,更关乎一个民族的希望,信念才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有了这个根基才永远不会被打倒。虽然像绍尔兄妹这样的人是极少数,但是他们的挺身而出,完全可以推动整个民族!他们的故事也让我们反思要怎样培养孩子,我们不能只看他的成绩,为他安排好的学业、好的职业、好的家室,我们更要给孩子的,应该是一种格局!我们要让孩子有一个广阔的视野,培养他们对于国家、民族和世界的责任感。对此,我们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好的榜样,要把孩子带到真理面前来,给他一个正确的方向指引……”这样的分享引发出更多的共鸣和反思,“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年代,在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今天,我们更要关注在现在的年轻人当中,存在着很多功利的、利己的思潮,这是非常有害的。我们要不断地告诉孩子们,要有一颗胸怀世界的心,要有一种使命感,去改变世界、改变这个世界上那些不良的东西,要做更多对社会、对世界有价值的事情……”
在热烈的讨论中,maia's的姑娘何平回应大家的观点,也对本期活动主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maia's今天播放这部电影是为了唤醒,我们要唤起青年人心中那本该有的激情!当年在纳粹的黑暗统治下,绍尔兄妹能够做出抛撒传单抵抗纳粹这样的行动,是非常正确的;他们的行动不是冲动、不是不理智,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他们的传单后来传遍了整个欧洲,唤醒了很多人的良知和觉悟。历史已经给了他们一个定论,在德国人心中,他们一直都在‘最具有影响力的伟大人物’之列。什么是伟大的青春?他们诚然活出了伟大的青春,因为他们有不定睛在自己而是定睛在真理上的格局。青年人的激情和梦想应该是饱满的,是大有意义的,是大有前途的,这个前途不是功利的,而是要活出专属于青春的伟大!”
在分享过程中,主持人玉婷从多种角度谈到了自己对于这部影片的喜爱之情:“这部电影有一个非常感人的地方,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真实的苏菲,当她面对死亡威胁的时候,她的恐惧与无助是非常真实的。人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无所畏惧,人生来会有许多的懦弱和恐惧;但是,苏菲和哥哥还有他们的同伴之所以成为德国人心目中的伟大人物,那是因为他们明明知道前面是黑暗的,但是依然义无反顾地前行,依然向着光明而行!在电影中,我们总是看到迎着阳光的苏菲,即使她要走上刑场的那一刻,她说,‘太阳依旧照亮天空’,她常常向上帝祈祷,这个太阳就是她心中的信仰……”她还特别提到影片中的两段爵士乐,一段是影片开始时苏菲和女友一起听的比莉·哈乐黛的《sugar》,另一段是影片结尾时播放的艾拉·菲兹杰拉德的《I'm making believe》,“电影中的音乐让人感受到,青春的时光是多么美好……”她也透过自己的反思,进一步阐述本次活动的意义:“我们感受到在年轻人当中,有一些人崇尚网络推行的“丧文化”,对于很多事都报以“无所谓”的态度,还有一些人只为自己着想;我也看到有著名学者提出这样一种观点,现在的大学生、青年人,他们的学习、生活、追求都太功利了,很多人似乎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学习。我们需要深刻地反思,如果我们国家的未来,是掌握在只顾自己利益的一代人手中、掌握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手中,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景象?为此,我们要寄语年轻人、我们要呼吁更多的年轻人,不要做无聊的事情,不要做浪费时光的事情,而是要活在真理中、活在爱中、活在光中,我们要真正地去追寻智慧和真理,正像玛亚老师所说,‘青春,就像一个匍匐在起跑线上的健将,充满激情,全身心地预备着,要跑出一个伟大的人生……”我们呼召年轻的人们,都能够秉持着自己的内心去追寻光,让我们生活在光中,与真理同行,活出一个不悔的青春,一个灿烂的明天!”
关于这部影片,请我们一起来回答玛亚老师的问题:
1. 影片中的哪个情节最为打动你?
2. 你认为什么样的青春是有价值的、无悔的?
3. 你认为青春应该如何度过?
音乐推荐
比莉·哈乐黛《sugar》
艾拉·菲兹杰拉德《I’m making believe》
《希望与反抗》之背景
二战中期的德国,纳粹在欧洲战场上陷入泥淖,在苏德战场上屡屡受挫;而在国内,在严酷的专制统治和舆论之下,惨无人道的法西斯主义依然疯狂的肆虐,毒害和蒙蔽着人民的心……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一群有良知有信念的志士,勇敢无畏地击响了正义的战鼓——在他们中间有一对兄妹,哥哥是汉斯·绍尔,妹妹是苏菲·绍尔……
绍尔兄妹家境良好,他们的教养、价值观都来自于家庭。他们的父亲当过市长,充满正义感的他,一直在精神上影响和激励着自己的儿女,他总是说,“你们要正直而自由地活着”……当汉斯亲自走上了苏德战场、苏菲亲眼看到犹太人的遭遇之后,他们内心中的良知把他们唤醒。他们没有让自己成为黑暗中沉默的大多数,没有做那闭口不言的恶的胁从者,而是成为了捍卫真理的无畏战士!
从战场上归来的汉斯和妹妹一样,都进入了慕尼黑大学学习。从1942年开始,汉斯和一群有志之士组成了名为“白玫瑰”的地下抵抗组织,他们要采取行动——“对一个文明的民族来说,不抵抗就任由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受黑暗的动机驱动的统治集团统治是最可耻的。”他们先后6次印发“白玫瑰”传单,揭露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暴行,揭穿法西斯的丑恶行径和谎言,报道正面战场上纳粹溃败的消息,呼吁人民觉醒,反抗纳粹统治,呼唤正义、呼唤和平……他们的传单投送至街头巷尾,还寄送到慕尼黑以外的地方。苏菲非常敬重兄长汉斯,用行动支持他,她也加入了投送传单的行列……
1943年2月18日,当绍尔兄妹在慕尼黑大学校园里散发传单时,不幸被校园管理员发现,被盖世太保逮捕。从他们被捕、遭受审判、到行刑斩首,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他们牺牲的时候,汉斯只有25岁,苏菲还不到22岁……不久之后,在德国、在欧洲,有成千上万的传单由反法西斯阵线的战机从天空中撒下,上面写着——“一份德国人的传单”……
如今,在德国慕尼黑大学主楼的地面上,嵌刻着一组散落的传单图案,那就是德国人民为绍尔兄妹及“白玫瑰”设立的纪念碑……在德国,绍尔兄妹的故事家喻户晓,直到今天一直受到广泛的纪念。在有关‘谁是最伟大的德国人’评选中,他们一直处在前列;在德国的每座城镇,几乎都有以他们命名的街道;在有他们雕像的地方,就会留下一行字——“我们不再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