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阅读的结束,我缓慢地合上《边城》薄薄的书页——按照我的阅读速度,几个小时时间已经可以看完。可是紧接着下来的每一天,书中的那些人物一遍遍牵引着我的神经,那些至纯至美的场景无时无刻就像电影画面一般在我眼前来回滚动……
书中着重描绘了摆渡船的爷孙俩还有一只黄狗之间的亲情——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从不误事。有时又和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和祖父一同动手,船将近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
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去,一面说,“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味道蛮好,送人也合式……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解渴。”
在这些段落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湘西水乡一个乐善好施、从不索取的可敬的摆渡老人形象。
翠翠,一个十三岁的花季少女——“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书中有一段翠翠听到别人的对话后的心理活动:“我听别人说的。还说二老欢喜一个撑渡船的。”
“他又不是傻小二,不要碾坊,要渡船吗?”
“那谁知道。横顺人是‘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爱’,只看各人心里爱什么就吃什么。渡船不会不如碾坊!”
当时各人眼睛对着河里,口中说着这些闲话,却无一个人回头来注意到身后边的翠翠。
翠翠脸发火发烧走到另外一处去,又听有两个人提到这件事。且说,“一切早安排好了,只须要二老一句话。”又说,“只看二老今天那么一股劲儿,就可以猜想得出这劲儿是岸上一个黄花姑娘给他的!”
谁是激动二老的黄花姑娘?听到这个,翠翠心中不免有点儿乱……
书中不乏这样的段落,一个有着童贞美和爱情美的情窦初开少女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她身上何尝不是寄予着作者对湘西苗族文化的眷恋。
书中另一个主要人物——“掌水码头的名叫顺顺,一个前清时便在营伍中混过日子来的人物,革命时在著名的陆军四十九标做个什长。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便不能同贩油商人一样大大发作起来。自己既在粮子里混过日子,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故凡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墨人,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一面从水上赚来钱,一面就这样洒脱散去。”
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两兄弟同时喜欢上翠翠,弟弟为了哥哥愿意每个夜晚替他给心上人唱歌,哥哥为了成全弟弟远走异地不幸遇难。在船总顺顺身上莫不寄托着作者的军人情结以及对兄弟两的强壮体魄的向往。他们身上有的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地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和成人之美,一切显得那么自然,而在这自然之中却显示了“人性”在这块尚未开化的山村的永久魅力。
正因作者自己有从军经历,在船总顺顺的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寄予的军人情结。
“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时得先交钱,再关门撒野,人既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由于民情的淳朴,身当其事的不觉得如何下流可耻,旁观者也就从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与轻视。”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来到这里的,虽说所谈的是船上生意经,然而船只的上下,划船拉纤人大都有一定规矩,不必作数目上的讨论。他们来到这里大多数倒是在“联欢”。以“龙头管事”作中心,谈论点本地时事,两省商务上情形,以及下游的‘新事’。邀会的,集款时大多数皆在此地,扒骰子看点数多少轮作会首时,也常常在此举行。
在这里,由于对生活没有过多的奢求,乡民的心力全用在别人身上,所以在这块偏僻的水乡保留了一份大都市没有的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的淳朴民风,处处洋溢着浓浓的邻里互爱之情,一切充满了善。
作者以其独到的思想认识和艺术表现形式,绘制了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社会生活的恢宏画卷,他更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性,讴歌一种自由、自然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要消失贻尽,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的庸俗人生观,“现代”二字已到了湘西,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建,可能从什么方面着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故事显然游离于当时的社会现状,在以抒写自然的人性为主题,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反思。她呈现的是蕴含诗一般意境和韵味的美——情境美、人情美、爱情美、亲情美。书中无处不显示出远离人事纷争的祥和氛围,更能体验到书中人物与景象被赋予深厚的象征意味。故事结尾处的: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寄予作者对爱情女神的渴望以及对情感的捉摸不定的徘徊、苦闷……在暴风雨之夜猝然倒下有重修的白塔,象征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建湘西未来的渴望。整个故事是作者远离“边城”而做于都市的梦,那种纯净的人性的美是作者心中人生理想的缩影,又何尝不是二十一世纪的你我心中的理想国?
玛亚点评:很显然,作者被沈从文先生的文风深深感染着,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情和诗意。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作者从小说看到的人情美,观照到“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建”,引发出对于作品现实意义的思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度——“边城”的人性美本就是几十年前一个现实的存在,它不应该只是作为一个“理想国”留在我们心中……
可能是引述有些过多吧,使文章显得有些冗长,也影响了阅读的连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