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的痛苦由三部分组成。
首先是下订单,总爱出现分单,不清楚当当网里面怎么又跑出来那么多小店主?一本书有各种价格,好像猜谜语,当我自作聪明地以为最贵的就是当当网的,结果,我以为省事的选择仍旧带来分单的麻烦,也给家里有支付宝的人带来工作,因为分单的店主绝不支持货到付款……给我唯一的网购带来一筹莫展的体验,只好等待有支付宝的骑士归来。
后来,书来了。门外送快递的说:“你下次订书分两个单行吗?太重了。”“好的好的。”我十分抱歉地说。
后来,书又来了。门外送快递的说:“你下次订书要学会订单合并,我跑了两趟。”“……”
……羞愧,我成了无法准确体贴他人的人。
最后是拆箱、打开书。我明明买的是书,却像收到遗物一样,五花大绑地严实。我是很怕刀片和剪子的,每次面对要动刀枪才能开封的箱子,就心惊胆战。有时像收到瓷器,书被塑胶泡泡纸装着;有时书像是在半路上出了车祸,和装着空气的透明塑料袋一起被保护着送抵,让我想到车里的救生气囊……费劲地划开箱子上厚厚的透明胶带,总是发现还是打不开,原来不知哪里还被胶了一层……最可怕的是,每本书还有一层无缝的透明薄膜,需可怕的“手术”,要思量如何下刀才不割伤书页……这工作使我痛苦地“啊~”了一声,假若有种字体是意大利螺丝粉那样的形状,我会用这种字体来书写这一声“啊~”。家里的骑士立刻出现在我面前:“怎么了?”我抬起头,仰望着骑士,说:“没事,我只是……发现了一个社会问题。”表情介于无奈与无语之间。骑士冷静地俯视着我,说:“有事叫我。”经典理科生的简约是——不追问任何没有数据的问题。
阅读之前的痛苦使我清楚地看到自己生活的巨变,从一个整天泡书店的人变成了没时间跑书店的人。从前无论去哪个国家哪个城市,爱书人书店是必去之地。在广州时,曾经三次在不同书店遇见同一个女友,后来成为知交,与书店不无关系。那些爱书人书店,没有咖啡、没有甜点、没有音乐、没有椅子,只有逼仄的过道,扑鼻的书香,默然不语的找书人……好怀念。
书店消失的忧伤和沉重,不是只在《查令十字街84号》和《电子情书》里……
每次,在经历了以上痛苦之后,坐在地板上,把开了箱、松了绑的书籍拿出来,作最初的品尝,每一本快速地翻阅,茶壶和杯子都放在地板上,边喝茶边浏览,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书刚到家时的几个钟头是最享受的,一想到这种享受,就有勇气承受阅读前的痛苦了。
(注:此文为玛亚老师2014年最新手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