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玛亚时尚 注册 / 登录 购物车(0)
公司简介 公司动态 商城 形象设计 生活慧 设计师搭配 黑玛亚花园 美丽见证 图书馆 博物馆
 
首页 > 时尚与经典 > “风格就是一切”——“时尚权威者”戴安娜·乌里兰 2015-03-17
作者:hermione 来源:maia's
“风格就是一切”——“时尚权威者”戴安娜·乌里兰

只有得到过她的精神启示的人,才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女魔头’。”——摘自《迷人是一件时光的盔甲》

人们已经习惯于把时尚杂志的主编们叫做“时尚女魔头”。在世界范围内,如果要列举一位最具有代表性的时尚主编,一定非戴安娜·乌里兰(Diana Vreeland)莫属。她几乎经历了世界现代时尚史开启、兴盛、发展的所有阶段,职业生涯横跨40余年,早已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时尚权威者”。

一个从小被母亲形容为极其丑陋(extremely  ugly)的“小怪物”,却成为世界时尚史上独一无二的“乌里兰女王”。她没有受过任何专业教育,却可以在历史、文化、艺术的海洋中纵横驰骋;她并不是叱咤风云的服饰设计师,却奠定了Harper’s Bazaar(芭莎)的艺术风格,创造了Vogue的黄金时代,把时尚的艺术带入大都会博物院……她把时尚纳入美学的梦想和秩序中,赋于时尚真正的深度和广度。


电影《甜姐儿》中那个专横、武断、眼光独特的女主编Maggie一角,原型就是戴安娜·乌里兰。


生在巴黎,一切“水到渠成”

戴安娜·乌里兰(Diana Vreeland)于1903年9月29日出生在法国巴黎。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被安排在巴黎出生,之后的一切水到渠成。”

二十世纪初,现代时装史揭开了大幕,而“巴黎是一切中心的中心”。“我在一个美人丛生的地方长大,在那里我看到了整个世纪的开始……”在那个美丽的时代,出生在一个显赫家族中的戴安娜,她的童年生活的确妙不可言。在她眼里,巴黎简直就是一个大剧院,那里的“戏剧氛围”令她着迷,她疯狂地喜欢芭蕾舞。当时最著名的芭蕾舞者佳吉列夫、尼金斯基是他父母的好朋友,他们经常会去她的家里做客。就是在那些令人“激动万分的夜晚”,戴安娜的艺术素养渐渐养成,“我在学校里没有学到任何东西,我的学校就是这个世界”。

“无论我的母亲曾让我如何看待自己,里德让我觉得自己很漂亮。”

在戴安娜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美丽的母亲魅力四射,而她,只是母亲眼中一个极其丑陋的小怪物。母亲总是对她说:“太糟了,你有个那么漂亮的妹妹,而你却那么丑陋不堪。”这样不和谐的母女关系,影响到了戴安娜的性格以及之后的人生。


戴安娜(右)和妹妹

母女三人

在戴安娜10岁的时候,他们全家定居纽约。语言不通让她感到非常痛苦,甚至变得口吃,直到她进了一所俄罗斯的学校。“这是惟一一所让我感到快乐的学校”,因为在那里可以跳芭蕾舞。她也意识到,“如果我想跳舞,就必须跳得出众”。

上世纪二十年代,舞蹈、音乐、艺术家为大都会纽约带来了令人振奋的艺术气息,这让戴安娜如醉如痴。她把自己打扮成世界上最时髦的女孩,去听着爵士乐,和阿根廷的舞者一起跳舞……跳舞,是少女时代的戴安娜惟一感兴趣的事。正是在巴黎、伦敦、纽约这些年的经历,让戴安娜看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她把这样的经历称作是“一个伟大的受教育过程”。

戴安娜的本姓是“达尔齐尔”,就是“勇敢”的意思。在年少叛逆的时期,她一直在跟母亲的“诅咒”做着某种抗争。她坚信,“想有一个好的生活,你就要自己去创造!”在她的传记中有这样的描述:“14岁的戴安娜面对着镜子的自己,决心要成为最迷人、精致,最受欢迎的社交女王。如果这是诠释神话如何开始的标志,那么她的努力没白费……”19岁的时候,她进入了纽约社交名媛舞会,还被评为“最有魅力的名媛舞伴”。

没过多久,21岁的戴安娜遇见了“幸福”——她遇到了“非常安静,非常优雅”、“最有魅力”的里德·乌里兰。“我相信一见钟情,它就发生在我身上。”后来,她成了乌里兰太太。



是里德让戴安娜充满了自信,“无论我的母亲曾让我如何看待自己,里德让我觉得自己很漂亮。”关于漂亮,她后来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你并不一定要漂亮,漂亮并不是一笔上面标着‘女性’的债务,你不需要偿还它。”




乌里兰一家

“没什么能破坏我的幸福。” 乌里兰夫妇一生恩爱。在丈夫面前,戴安娜永远是一个“会害羞”的少女,“他每天下班回家,我不是在浴室就是在化妆。在他面前,我永远要求自己拥有着最佳状态。他对我总是有着神奇的魅力,即使是我们结婚四十年之后……”

“总有一天,她要亲自决定谁美谁不美”

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发生之前,戴安娜和丈夫移居伦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伦敦是“另一个巴黎”,“在那里,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时尚’”。戴安娜在伦敦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她遇见了可可·香奈儿。

“对于奢华的理解,没人比可可·香奈儿的感觉更棒了。”戴安娜和香奈儿成了至交好友,她们常常在香奈儿的私人工作室里一起搭配服饰,“可可真正拥有二十世纪的精神,并且带动女人们应该怎样生活。”与此同时,戴安娜自己也在伦敦做起了内衣生意。辛普森夫人也曾去过她的店里,“为一个特别的周末”订购了三套内衣。


她的工作状态,也像极了可可·香奈儿

可是好景不长。经济大萧条来了,战争的阴云渐渐迫近,戴安娜的家族又搬到了纽约北部的布鲁斯特定居,生活的重心转到了美国。戴安娜感到非常沮丧,因为她离开了香奈儿,离开了欧洲和她所钟爱的一切,那是她割舍不了的“我的世界”。

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时期,每个人都感到了生活的压力,即使是养尊处优的社交名媛也千方百计去寻找赚钱的机会,戴安娜也是如此。在当时的美国,超过六千万人在工作,而四个人里就会有一个是女人。有很多的女性开始做一流的管理方面的工作,比如《Harper's BAZAAR》的卡梅尔·斯诺夫人。这个卡梅尔·斯诺夫人,正是将戴安娜·乌里兰带入美国时尚界的引路人。

她们相遇的时候,戴安娜正穿着Chanel的时装在跳舞。时任《Harper's Bazaar》杂志主编的卡梅尔·斯诺很欣赏她的着装品位,便邀请她到《Harper's Bazaar》工作。戴安娜有些困惑:“但是我从来没有工作过,我从来没在午饭前打扮过自己……”斯诺夫人对她说:“可是,你看起来对服装很有想法,为什么不试试呢?”

“为什么不试试呢?”戴安娜·乌里兰在《Harper's Bazaar》的著名时尚生活指南专栏《为什么不……》由此而来。

戴安娜的一位传记作者埃莉诺·德怀特指出,“她想彻底挥动魔术棒,使普通或有缺陷的人变成最漂亮的美人。这其实就是她向前的动力!被同学或母亲嘲笑的她,总有一天要亲自决定谁美谁不美。”1936年,戴安娜从她的专栏开始,迈向了职业生涯辉煌的第一步。

《为什么不……》的话题看似非常琐碎,但却给当时的中产阶级读者带来了充满震撼的新创意、新观念、新话题……她会与读者分享——“你为什么不能拥有用巨大的粉色珊瑚和西伯利亚绿宝石做成的项链呢?”“你为什么不能用跑了气的香槟,给你的孩子染一头金发呢?”“你为什么不在你孩子的幼儿园墙上挂一幅世界地图呢?这样他们就不会在一个地方主义的观点下长大”……她的专栏一炮而红,很快地,她就当上了《Harper's Bazaar》的时尚编辑。

“没有了风格,便也没有了人生”

从1939年起,戴安娜在《Harper's Bazaar》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人们称她为皇后乌里兰,这并非偶然,因为她确实有着这样的能力和天赋……”一个深爱旅行的人,就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带着无穷无尽的激情和超凡的想像力,带领着走进这个美的世界中的人们,用眼睛去旅行、用头脑去旅行、用灵魂去旅行……就像她所羡慕的“冲浪者”,冲上一个又一个潮头!

在她的身上,人们看到了法国女人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美,那种美有着强大的审美哲学和趣味盎然的价值观。在《Harper's Bazaar》的23年时间里,戴安娜给这本杂志注入了活力,给时尚带来了浪漫和梦想。她奠定了“芭莎风格”,将自己独特的美学引入芭莎,尤其是浪漫主义的实施,让她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时装专题。



她的眼光极为独到,劳伦·拍考尔、奥黛丽·赫本、芭芭拉·史翠珊、崔姬、谢尔、卡门……她的发现不只是让这些名字闪光,而是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独一无二的时代风标;她的想像力超凡脱俗,对于时尚、拍摄、艺术形式的见地远远超于常人,她指导的时装专题,即使放在今日,仍是超越时代的经典。

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时装大片《与大象共舞》,这是摄影师理查德·阿维顿与名模朵薇玛的代表作,但正是由于戴安娜的冒险精神和非凡的勇气,成就了它的不朽。

《Harper's BAZAAR》是第一个刊登总统肯尼迪夫妇的时尚杂志。当约翰·肯尼迪竞选总统的时候,杰奎琳会问戴安娜:“如果他当选了,那么在就职典礼当天,我应该穿什么?”

在1963年到1971年期间,戴安娜进入《Vogue》任职主编。她的知名度跨越服装产业,更向好莱坞、音乐界进军。《Vogue》因她的多领域涉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内容兼容艺术、文学、音乐,把整个社会意识形式都融合在一起,令时尚有了一种“灵魂力量”。她是一个独裁而又自信的超级明星,她让《Vogue》成为一本充满奇妙特性的杂志,强而有力地贯彻她的理念:用杂志呈现梦想、幻想、非现实的人生……“时尚总是代表着人们的生活,一条新的裙子不能让你出席任何场合,不过当你穿着裙子生活的时候,那就是生活。”


戴安娜讨厌“庸人自扰、束缚捆绑”的时尚,她崇尚线条简洁、行动自如,喜欢衣服“剪裁就像微风一样无拘无束”。

无论是在哪里,她都创造着属于她的时代。她不仅是时尚编辑,她就是时尚的缔造者,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了解时尚、创造时尚。她赋予时尚的想像力,启发了摄影家、模特、名流、消费者……她代表着一种力量,带动着时尚的全球化,引领人们走入摩登时代。她说:“风格就是一切!它帮你在早上起床,帮你走下楼梯,没有它你将一无是处。没有了风格,便也没有了人生。”

“别关掉音乐。继续跳舞!”

戴安娜是一个独断专行的总编。她会让编辑部把600盆兰花运到阿拉斯加拍外景;她的采编团队可以在日本驻留五周,只为封面做一个专题……这样的奢华风格让她付出代价,她不得不离开《Vogue》,这个时候她已年过七旬。然而,她并没有“失业”,更不会退隐于江湖,她仍然可以再一次披挂上阵,这一次,她受聘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做起了“服装顾问”。

在大都会博物馆,戴安娜更是做得风生水起。一年一度,她都要在大都会举办服装大展,那让她“可以展示生命里一切所爱的东西”。她把展览打造成为一本“活着的三维杂志”,一个充满了活力和新鲜感的年度盛典。她骄傲地说:“来到这里,我做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把人们带进了博物馆!”

戴安娜的生命永远充满活力。她曾说:“有一次我听人说,应该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死去。那要多年轻呢?也许七十岁,也许八十岁,也许九十岁,但是,我都非常年轻!”1989年,戴安娜·乌里兰的生命走到尽头,但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关掉音乐。继续跳舞!”

“我相信,我们都生活在梦里和想像的世界里……”在梦想的世界里,戴安娜·乌里兰就是一部鲜活的时尚史!她亲身经历了许多个“时代”——解放的一二十年代,典雅的三十年代,美好不灭的四十年代,新风貌的五十年代,反叛的六十年代,迷失的七十年代,回归的八十年代……“时尚不仅仅是衣服,它是每天空气的一部分”,她用时尚沟通梦想,并打通文明之路……

相关链接《Diana Vreeland:眼睛要旅行》  搜狐视频 http://tv.sohu.com/20130318/n369271231.shtml


联系我们     常见问答     法律声明     用户协议
@maias.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090958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