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玛亚时尚 注册 / 登录 购物车(0)
公司简介 公司动态 商城 形象设计 生活慧 设计师搭配 黑玛亚花园 美丽见证 图书馆 博物馆
 
首页 > 心心相吸 > 那些关于爱情的想象——“走进拉丁美洲文学”阅读课作业选登 2013-03-19
作者:刘畅 来源:maia's
那些关于爱情的想象——“走进拉丁美洲文学”阅读课作业选登


你曾经以为的爱情是怎样的?

是“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坚贞不渝?还是独自追忆时嗟叹“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悔恨?是王子与公主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还是罗密欧朱丽叶梁山伯祝英台千辛万苦流离颠沛换得一场悲壮,从此成了舞台荧幕上的千古绝唱?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也有一千种关于爱情的想象。

正因如此,当我看到这本名为《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书时,很是担心看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的爱情,会陷入滥俗的、商业化的套路而自砸招牌。但才翻阅了前几页,我便松了口气——看来,那些担心是多余的。

小说一开始,城市暂住人员摄影师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用专业手法结束生命,却“并非因爱情的不幸而自杀”。尽管他的遗书指示好友乌尔比诺医生去会见自己长期隐匿身份的情人,惊心动魄的故事却并未开始。自此,德圣阿莫尔的死亡以及他神秘骇人的过去从前台隐退,为形形色色的爱情拉开了帷幕。各种爱情,在巫气弥漫的拉丁美洲,在贫穷、湿热、疾病、党派之争、腐烂的尸体、杀戮和流血、肮脏恶臭的海港和街道、满目疮痍的大河和森林的背景下轮番上演。

有人说,一流的小说家写爱情,三流的小说家也写爱情,结果却大不同。在马尔克斯笔下,随着阿里萨对费尔明娜的爱情、乌尔比诺夫妻生活这两条主线,涌流出无数爱情的断片——暗恋、初恋、单恋、失恋、等待、幻灭、殉情、丧偶、偷情、黄昏恋、露水姻缘、老少畸恋……小说表现出爱情几乎全部的奥义,展现了种种不可思议的爱情,以及爱情的种种不可思议。同时,也揭露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及表现形式:幸福的,贫穷的,高尚的,庸俗的,甚至连可怕的霍乱瘟疫,也成了一种异态的爱情病。

爱情,几乎和生老病死一样,是最日常、最悠久,与人类最密切相关的主题。而爱情区别于生老病死之处,在于它更为神秘,更关乎心灵,它是生命至高的赞美,也最有可能成为灵魂的救赎。最为宝贵的是,它可能近在咫尺,也可能远在天边;它可能仅存一秒,也可能永生永世;它可能固若金汤,也可能一不小心在岁月的磨砺中消失殆尽。所以,爱情是最易被杜撰的,也是最能承载芸芸众生的精神梦想的。

于是,古今中外描述爱情、歌颂爱情的艺术作品数不胜数,千百年来流传最广、最被大众接受的故事也与爱情沾边。更有甚者,必须为恋人们的结合添加些激荡人心、惊天动地的佐料,才觉得够味儿。久而久之,我们开始分不清楚,那些源自于爱情故事的感动,究竟来自对生活的体悟,还是来自文艺作品硬塞给我们的“悲情想象”。这时,我们不禁要问:“爱情真的是这样吗?”

值得庆幸的是,世上有加西亚·马尔克斯这样的“大师”。在谈到创作意图时,他说:“这是一部爱情长篇。大多数的爱情故事都是凄凉的,总是来个悲剧收场。而我所写的这部小说里,那一对情侣是事事顺遂,他们是完完全全的快乐。”甚至,他直接指出:“这是一篇贯穿人物漫长一生的情史,是一生中不同年龄时期对爱情的思考,而不是像某些地方人们所指的那种老人爱情。”

由此可知,对于什么是爱情,马尔克斯并没有去解释概念,也没有使用任何煽情的写法,而只是对世俗生活加以描述。比如,乌尔比诺夫妇的那些争执,缘起于浴室里的一块肥皂,或者小便池的清洁问题;而在书的末尾,阿里萨与费尔明娜这两位老人甜蜜爱情的表现,居然是为对方灌肠、刷假牙、拔火罐。

在书中,马尔克斯又将一些在常人眼中可能琐碎到不值一提的细节提升、放大。比如,青年阿里萨充满矫情词藻的书信,都是“用职业抄写员的清秀的字体写在一张纸的正反两面”,而暮年的阿里萨重新给初恋情人写信时,开始使用打字机。马尔克斯不厌其烦地描述他如何从办公室搬了台打字机回家,如何记熟键盘上字母的位置,如何练习盲打,如何撕了打打了撕,如何在关注了称谓、签名、信封花饰等细节之后,发出这样一份如同“恰如其分的商业函件”的信;之后阿里萨又想到了送花,“但给新寡的女人送花,花语成了难题。红玫瑰象征火一般的激情,对守丧的她来说可能是一种冒犯。而黄玫瑰呢,有时象征着好运,但更普遍的时候表达的是忌妒。他曾听人说起土耳其黑玫瑰,或许那是最合适的,但他一直没能让它们适应自己院子里的气候。想来想去,它决定冒险带一朵白玫瑰,他从不像喜欢其它玫瑰那样喜欢它,就因为它平淡无奇,无声无息:什么也不能表达。在最后时刻,为避免精明的费尔明娜赋予它什么含义,他剪掉了玫瑰上的刺。”多么可贵的表现手法,让人读起来充满了画面感,彷佛亲身经历一般。

但是,千万别以为马尔克斯运用了写实的手法,就遗忘了他擅长的魔幻与幽默。《霍乱时期的爱情》里虽没有悬空传道的传教士,升天而去的俏姑娘,但依然在细节上体现出独具的想象力,例如,阿里萨结识的某位漂亮女孩是疯人院里的疯子,她“砍掉了一名守卫的脑袋,又重伤了另外两名,只因为她想出来到狂欢节上跳舞”;阿里萨被杀死的情人和他母亲墓上的两株玫瑰发了疯似地猛长,从此远近闻名的霍乱公墓就被叫作“玫瑰公墓”了;阿里萨对自己的秃头非常忧虑,他千挑万选终于找到一个合格的理发师,那人却被警察带走了,因为他是个强奸幼女犯……这些桥段,魔幻又真实无比,使人痛惜又忍俊不禁。

伟大的作家,不仅能记录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还能捕捉到人类最细微的情感火花。而在记录那些情感的河流时,既有轻声低语的涓涓细流,也有激情迸发的江河大川,马尔克斯的高明就在于此。他把我们从对真实爱情的某种漠然、偏见和漫不经心当中惊醒,不靠故作惊人语和花哨的出位,而是戳穿幻相,让真实本身浮现。使得这本看上去关于爱情的书,成为关于生活的书,进而升华为一本关于人性的书。

一遍又一遍阅读书中那些细节描述,彷佛就是日常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一件又一件小事。世上大部分的情感也正是如此细微绵长,波澜不惊,却在时光流逝中积累着痛苦、喜悦与力量。甚至于,在读到那些与衰老与死亡、渴望与疏离有关的描述时,我彷佛触碰到了人类最深的恐惧与忧伤,那就是:孤独。那是关于生命本身的孤独,人性的孤独。我想,正因为这种深深的孤独感,人类才如此需要被了解、被呵护、被欣赏,才如此需要与另一个人结合,才如此需要爱情吧!

看完这本书,已足以让人摒弃一些腐蚀人心的关于爱情的想象,足以忘掉言情小说偶像剧里让人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幸运的胡编乱造。因为,正如书中所描述的:在人的一生中,不同年龄阶段对于爱情一定有不一样的需求和思考。
      “原来是生命,而非死亡,才是没有止境的。”

《霍乱时期的爱情》用智者般的语调告诉我们:其实,只需想到世间一切的存在,想到可以拥有活泼泼的生命,想到可以于千万人之中、千万年之中,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遇到你所遇到的人,就足以感恩到亲吻脚下的泥土。

而那些曾经爱过的,以及伴随而来的伤痕与微笑,就将它们默默收藏,让它们凝聚成眼角的皱纹和头发上的霜。从此,在漫长的岁月中珍爱身边人,如同珍爱生命一般……


玛亚点评:真是一篇有阅读高度的好文章!“刘畅式”写作法的作者,在阅读快感中,激情地写就这样一篇流畅无比的精彩之作!

作者展现出不凡的文字驾驭能力,能够自如地解构原著的万千气象,分解爱情的百般滋味,而且精妙之语迭出,精彩观点叠现,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阅读感受。真是字字珠玑毕现,句句文采飞扬,段段回味无穷,值得一读再读。

联系我们     常见问答     法律声明     用户协议
@maias.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09095820号-1